通知公告
2021年6月泰州市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提示
  • 信息来源:卫健委
  • 发布日期:2021-05-31 17:05
  • 浏览次数:

6月份,我市已正式进入夏季,同时梅雨季节也即将开始,高温、闷热、潮湿天气将增多,蚊媒大量滋生,肠道传染病、蚊媒传播疾病和食物中毒好发,同时存在高温中暑的可能。主要健康风险提示如下:

1、新冠肺炎

近期,安徽、辽宁、广东、台湾等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我国现阶段正持续推进新冠疫苗的接种,但当前疫苗接种率仍无法达到免疫屏障的作用,境外输入的风险仍然存在。本月将举行一年一度的高考,易出现人群聚集,各部门需规范做好考试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目前,我市正严格执行网格化社区疫情常态化防控,各类企业和社会团体需持续落实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社会公众应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

(1)继续做好新冠疫苗接种,接种后仍需规范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勤洗手等;

(2)减少不必要的聚餐,倡导使用公筷公勺;

(3)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做好个人防护,主动出示健康码,规范佩戴口罩、注意均衡膳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高考期间,考生进出考点应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管理及疫情防控安排,不得在考点内随意走动,候考期间避免近距离接触和交流。

2、水痘

5月份,我市报告水痘病例较上月有所增加,每年的4-6月为水痘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根据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统计,近年来我市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在逐步提升,但在易感人群中还不足以形成屏障。预期6月份我市水痘暴发的风险为中等偏高水平,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应予以重点关注。

风险管理建议:

(1)加强学校因病缺课监测工作,一旦聚集性疫情出现,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及时沟通,规范处置;

(2)相关部门应持续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意识;

(3)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可达到有效的保护效果,推荐水痘易感者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预防接种单位预约接种水痘疫苗。

3、手足口病

5月份,全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数较往年同期平均值有所降低。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急性起病,常见发热、皮疹等,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个别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导致危重病例发生。6月份,学校及幼托机构仍正常上课,预期我市手足口病暴发的风险为中等水平。

风险管理建议:

(1)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接种疫苗: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3)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幼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4、高温中暑

6月份,我市将进入梅雨季节,湿度将上升,气温也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同时,本月将举行一年一度的高考,高温天气将对考生的睡眠质量、食欲等都将带来影响。高温、高湿天气会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出现一系列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正常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会发生中暑。综上所述,预期我市6月份发生高温中暑的风险为中等水平。

风险管理建议:

(1)医疗机构需开展医务人员高温中暑诊疗知识和技能培训,规范开展高温中暑的诊疗和报告;

(2)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播渠道广泛宣传预防高温中暑和高温诱发疾病的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高考期间,各考点和广大考生需做好必备的防暑措施,一旦出现中暑,应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室外作业、快递、体育活动等相关人员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在室外作业,适当采取防晒措施,多喝温开水,保持体内水分含量,切忌热后快速冷却。

5、食物中毒

6-9月份是我市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季节,多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饮食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原料被污染、食品加工及储存不当等均可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6月份,适逢端午节,聚餐及家庭自备食品的品种增加,使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同时,梅雨季节可催生野生蘑菇的大量出现,采摘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也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综上所述,预期我市6月份食物中毒发生的风险为中等。

风险管理建议:

(1)卫生部门加强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和预警,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采样、流调和处置工作;

(2)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饮食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3)公众需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4)广大城乡居民不要随意采摘、买卖、食用野生蘑菇,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症状,立即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并到医院就诊。

6、儿童溺水

溺水是造成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受高温天气影响,每年的暑假是中小学生溺水致死、甚至是群体性溺水死亡事件的高发季节。以往监测显示,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事件中,男孩高于女孩,主要发生在5~19岁年龄组。儿童溺水事故多发生在鱼塘密布、河流深水区等无救护设施的区域,缺乏管护和安全教育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预期我市6月份儿童溺水发生的风险为中等。

风险管理建议:

(1)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需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特别是加强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

(2)相关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河滩、湖泊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增加警示牌、安装栅栏等;

(3)学校等教育管理和培训机构需通过适当的形式开展预防溺水等安全知识的教育,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个不”,即不得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得擅自下水施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